2021年1月31日 星期日

【醫學教育】還好在教學的路上有這兩位學妹,要不然…


作者:湯硯翔




上次說了學姐的故事,這次來說說學妹的故事。

在我第三年住院醫師的時候,我輪訓的病房有位七年級的實習醫師,我是負責指導她的住院醫師。因為學妹很認真,會提出許多問題,所以我也就傾囊地敎她,無論醫學知識、醫療技術、醫病溝通...等,這當中包括了「糖尿病酮酸中毒症」的治療準則。

在一次值班中,我剛好遇到了一個糖尿病酮酸中毒症的病人。但因為某些緣故,我稍微偷懶調整了治療的方式,並沒有完全遵照治療指引執行醫療處置。雖然最後病人其實也好端端,但實習醫師學妹隔天就來請教我為何沒有照著指引治療病人,而我也將我的想法和她討論。

雖然她沒說甚麼,但在那次事件後,我發現學妹看我的眼神完全變了!那個眼神我到現在都忘不了,那是「不相信你」的眼神。後來,這個學妹就再也沒有問過我問題了。

「醫學本來就存在許多變數,要根據不同狀況作不同調整,每個當下都是不一樣的」。當時我是這麼說服自己,然而直到若干年後,我遇見了恩師楊田林老師,我才真的明瞭當下發生了甚麼事。

楊田林老師有句名言,是如此說:「老師說一套做一套,學生馬上就知道」。這句話一直提醒著我,身為老師,我們一舉一動是學生非常看重的。學生的眼睛都是雪亮的,如果身為老師便宜行事,學生都會看在眼裡,罵在心裡!於是在往後的日子裡,我都會注意我是否有表裡不一的情形,是否會說一套做一套。


第二個學妹,我遇到她是在我第四年住院醫師,也就是胸腔內科第一年總醫師的時候。當時我需要到台東馬偕醫院短暫支援星期六日的內科值班,擔任總值醫師(負責所有內科的二線值班醫師)。這個學妹是畢業後第一年醫師,簡稱PGY,當天她也是在內科病房值班。

記得當天是星期六,約莫晚上11點,值班並沒有太多狀況,一切還算平順。此時學妹有個新病人的問題打電話向我請教,於是我來到該病房並幫她解決問題。在那個當下,我整個教學魂就上來了!

我立刻將近期我自己發展出來的處理新病人法則,完完整整的搬出來教她,大概講了30-40分鐘。過程中學妹沒甚麼發問,對我問的問題也沒太多回應,我心想:「我這些這麼好的東西,聽過的都說讚,妳都沒反應嗎?」

結果學妹在我教完後,頭也不回的就去忙其他病人的事了。我才驚覺,原來我以為的好教學,其實只是延遲處理病人病情的絆腳石。

這件事打醒了我,在錯的時間遇見好的教學,是一陣無奈。
在對的時間遇見錯的教學,是一次傷心。
唯有在對的時間遇見好的教學,才是雙方的幸福。

在教學的路上,我們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困擾著我們。想要好好教學的我們,該怎麼做才能避免或減少遇到這些問題呢?畢竟我們不能遇到了再想辦法解決啊!我想有以下幾種方法:


換位思考


想像一下自己喜歡哪種教學方式,又討厭哪種教學方式,藉此來調整自己的教法。好處是自己想就好了,但壞處也就是只有自己想,其實不見得可以真正代表學生的想法。


與其他老師交流


這樣就不會被自己的眼界侷限住,也可以多了解其他老師的教法,或是他們遇到甚麼樣的教學問題,從而能夠更多方面來調整自己的教學。但其實很難得會有時間好好與其他老師交流討論。


多閱讀


有許多老師已經將他們的教學經驗寫作成書,從閱讀當中就可以學到他們的經驗,並且找到解答。這是可以快速且大量獲得問題及解答的方式,所以推薦給大家。

希望大家在教學路上,都能很幸福。